头戴一顶鸭舌帽,颈上一串挂有金属配件的项链,身着一件迷彩原宿风的连帽外套。这个嘻哈风的男孩就是李嘉轩。
出版新书《行将二十》并举办新书发布会,荣获瑞士海外书展骑士杯二等奖等十几项国家级省级奖励、负责科大校报和画册的编辑、几十篇作品散见于《当代汉诗》、《零点诗歌》、《心灵文苑》等书,参编过《全国大学生文选》,是《高校文学》等杂志的签约作家,推免到湖南大学,这也是李嘉轩。
我们似乎很难将一个才子的形象附加在这样一个嘻哈风的男孩身上。但也许这样多面才是李嘉轩,他有着他的故事。
文字 相遇于微时
很多人对于文字的热爱起源于年少时期。而不同于一般人,李嘉轩和文字的渊源是起于大学时代的缘分,终陷入深爱。
“是个才子”、“特别有文采”、“他很有才气”,李嘉轩的社友们和朋友们提起他,脱口而出的便是这些。
“我最初其实也就是在想很多东西,每天都有很多想法在脑子里。但是也只是停留在‘想’这个层面,很多都没有写下来,我也不怎么爱写。”李嘉轩的童年甚至少年时代的思想都只停留在脑子里。那个时候的他并不曾和文字有过太深的渊源。李嘉轩并非生而富有文采。青春期的李嘉轩因为比较敏感,不太懂与人相处的技巧,孤独感一直比较强烈,又因中考失利而郁郁寡欢。存在感极低的他将内心的苦闷化作颠来倒去的想法,最终化作文字喷薄而出。
“写作不是让我在天马行空地想象,而是给了我一个空间让我边思考边写,把我的想法整理成文字的形式。”对于如何表达自己思想,有的人借助于绘画,有的人借助于音乐,有的人借助于舞蹈,而他只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上了文字而已。
与文字结缘之后,他不断地用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考。他此刻对于文字的热情,像极了突然打开了闸门的大坝,一时间喷涌而出。在文学部时他一年交出了上百篇文章,甚至开始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。
写作 灵魂的独舞
对李嘉轩而言,写作是个孤独的事情。每当有写作的念头,他都喜欢在晚上跑到九教的五六层,找个空教室,吹着风,写着自己的一点东西。“有的时候还会碰上门卫用一种诡异的眼神望着我。”他这样笑着说起由于自己的特殊爱好带来的趣事。
夜晚和细雨似乎是文人才思的水泵。“偶尔在下着小雨的晚上,我喜欢吹着小风,拿着手机,绕着校园漫无目的地走,边思考边在手机上码下自己片刻的想法。”当他说着自己的这段经历时,满脸的陶醉,“这样做虽然写出的文章很舒服,但是我的手机也经常坏。”他笑了又笑。
进入大二后的李嘉轩,写作的量和水平达到了新的层次,除了在《168体育报》等学校平台大量发稿,他也开始向学校外的杂志投稿,《心灵文苑》《当代汉诗》《大学文学》……他的作品在越来越多的杂志里变成铅字,也获得了知否文学杯校园新苗奖、瑞士海外书展骑士杯二等奖等奖项,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以后,李嘉轩开始去思考,是否可以在自己二十岁那年,出自己人生第一本书。
语言 温度的传递
很多人热爱写作,但将其视作职业时,往往失了兴趣。而在李嘉轩心里文字和穿衣吃饭一样,一旦深爱了,坠入了,就已经融入血液里,是生命里的一部分了。即便不能将其作为养活自己和未来家庭的工具,此生已经遇上,便是不肯再撒手的了。
为了记录自己的文字并向他人传播自己的对于社会的一些思考,李嘉轩创办了自己的公众号“嘉轩笔谈”。初点开公众号便会出现这样一段文字:我们竭力用文字带给您一片星空,靠深度挖掘人性,借温度抚慰人心,愿世间所有的生命都不负此行。和他对于文学的态度一样,李嘉轩创办自己的公众号也从来都不是以获取名利为目的。与他所写的文字相符,“嘉轩笔谈”中的确有太多有温度的内容。
“我们的微信推送和我们的引导语‘借温度抚慰人心'大体是一致的。做推送的过程中在质量足够好和内容足够新颖的前提下,我们也是会全面考虑到这一点的。”和他一起创办公众号的汪娟如是说。
2019年1月,李嘉轩新书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,字数十八万字,收录作者于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期间所写的作品。书名《行将二十》,指一个人接近并到达二十岁的所思所想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断地与自己和解,在承认自己中和解,在反思中分解,在行走中和解,最终在和解中参透二十岁的禅机,为自己的生命加冠,这是成年后的最重要的一场修行,也是作者想要分享给同样走向二十岁的人们的经历。